来源:中国儿童文学网  作者:佚名

  在林园,有一个廖姓的贫穷人家,抱着发财的心理去求林半仙寻块地。
  林半仙观其型相,可说并非善良之辈,然又很同情他的遭遇,于是便答应他了。
  他们二人从清水岩后山的东北向北方寻去,只见山势明朗,小琉球峙立海上。
  来到一地..林半仙忽然开口说:“这里真是块好地,必然可以大富大贵!”
  姓廖的一听,很满意的说:“只要能富就好了!”
  林半仙说:“大富大贵是必定的,此叫‘金脸盆’,将来可以富贵满天下!”
  姓廖的高兴极了。立刻拉着林半仙要回去动手迁葬祖坟,林半仙说:“且慢!这块非常之地,对你固然很有利,但此地葬后必然伤师,你用了这块地,我的双眼必变瞎,后半生就无法过活了,只要你有诚心奉养我半生,我是可以替你按着脉迁葬的。”
  “那当然罗!要是真的能富贵发财,我必然会报答你,奉养你终身,决不敢忘恩负义!”姓廖的赶忙回答。
  林半仙说道:“也好!我就答应你,假若你将来违背了诺言,那可不能怪我!”姓廖的满口承允了。
  果然,姓廖的祖坟迁葬不久,林半仙的双眼也渐渐瞎了。
  而姓廖的却突然发达了起来,他们对林半仙的感激不在话下。
  可是俗语说:“事久见人心。”姓廖的觉得每天像奉养老子一样,有些不耐烦,尤其林半仙嗜吃乳羊肉,常常必须杀一只乳羊孝敬他,损失不赀,供奉便一天一天怠慢了。
  一天晚上,林半仙刚吃过晚饭,正用牙签剔着牙缝里的羊肉渣,下女送上茶来,林半仙满脸满足的向下女说:“今天的乳羊真嫩真香,好吃极了!”
  下女忍不着的噗吱笑了出来!
  下女道:“羊是刚从羊肚里生出来的,当然很嫩。”
  林半仙道:“怪不得这么香嫩,不过太可怜了!”
  下女听了格格大笑,说:“这有什么可怜的,又不是人把它杀死的。”
  林半仙一听觉得有蹊跷,便问:“怎么不是杀的?”
  下女回答:“是生下来跌落粪坑死的,原本是要拿去丢掉,后来想一想还是拿来给你吃。”
  林半仙问:“这是谁的主意?”
  “是主人的意思!”下女天真的回答。
  林半仙心里知道是姓廖的欺他看不见,而且厌烦侍奉他了,很是恼怒,但他并不动声色。
  次晨便对姓廖的说:“令祖先的风水已经起了变化,最好能挖起来,再选择一个良辰吉日重新安葬,这样你的家运才能继续发展。”
  姓廖的大惊,带领林半仙来到‘金脸盆’,林半仙叫他把耳朵贴近墓碑...
  “你有听到作响的声音吗?”林半仙问道。
  姓廖的惊讶的问:“听到了!但不知什么原因,正要问个明白。”
  林半仙说:“那是脉移动的象征,要赶紧重新改造,否则龙脉要走掉了!”
  “那怎么办好?”姓廖的慌了!
  林半仙说:“不要紧!我去把龙锁住就行了!”
  姓廖的不疑有他,便依照林半仙的指示,择日破土预备改造。
  当日中午,林半仙带着法器,随同来到了地,将木剑往地一插,然后动土挖掘。
  当墓桌撬开之后,桌下有一盆水,此盆水乃林半仙造葬时预留的破解法。
  林半仙急忙掬起盆中之水洗眼,瞎眼顿时复明。
  姓廖的不知内有蹊跷,还直问要如何处理?
  林半仙指平他把瓮金盖打开,将要打开之时,突然传出白鹤戏水的声音,开盖后,忽然...
  看见七只白鹤从瓮中飞天而去,廖家的人惊讶之余,力捕其中一只,在惊慌之中急忙把盖重新盖上,却折断了一只脚。
  在旁围观的人,见林半仙如此神妙手法,都赞叹不已,只有姓廖的看出情形不对,慌忙问这是怎么回事?
  林半仙说:“很糟!因为我眼睛看不见,所以不幸把龙脉破坏了,也因为你本性太坏,忘恩负义的结果,这是没办法的事。”
  林半仙在人群嘈杂之中,赶快钻入林中脱逃了。
  姓廖的家人追赶不及,赶紧把土重新盖上,重新造好墓碑,也随时要找林半仙算帐。
  过了几十年,廖家出了一位进士,因为他天生跛了一脚,大家便叫他‘跛脚进士’,并盛传他就是那只断了一只脚的白鹤转世。
  金脸盆为凤山十三名胜之一。
  ‘金脸盆’坐北向南,其来龙为七星转折而下,其墓埕四周自然形成隆起之土丘,中微凹,成脸盆状,内明堂藏风聚气,罗城紧密,其案为小琉球岛。
  以前整个林园仅有‘金脸盆’的墓碑是青岛石,在二十多年前墓坟被盗后又重新整修,由墓碑上可看出内葬三人。


·上一篇文章:宋朝帝皇陵墓的风水传说
·下一篇文章:民间风水龙脉的故事


转载请注明转载网址:
http://www.gushigu.cn/news/cngushi/18122616332FJF1HDGE3GH6EE1I4C2F.htm


【相关内容】

民间故事《老鼠嫁女》

佚名

月老的传说:千年前的爱情故事

佚名

7个早期版本的暗黑版本童话故事

佚名

蝴蝶和含羞草的故事

佚名

白蛇传故事简介

佚名

豆豆娃的故事

邢鹏

蒙克《呐喊》背后10个鲜为人知的故事

佚名

泸州民间故事:泸州熊家婆 中国版小红帽

佚名

《阅微草堂笔记》传奇故事:猪救盲人孝子

佚名

经典民间故事:龙虎相争

佚名